健康科普
了解血栓 共同行动
责任编辑:郭俊 (点击: )

10月13日是第四个“世界血栓日”,一个和我们健康息息相关,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日子。西安交大一附院周围血管科在门诊大厅举行世界血栓日宣传义诊活动,目的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血栓的严重性与防治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血栓发生。

血液是身体里"流动的长河",如果生命的长河被堵塞,你能想象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吗?借此机会,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血栓知识吧。

血栓日由来

“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的命名人德国的Rudolf Virchow教授于1856年提出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该理论至今仍被认可。2014年3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宣布将Rudolf Virchow生日(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纪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并且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血栓危害

世界卫生大会设定了一个减少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的全球目标,其中包括到2025年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25%。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务必要减少血栓形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头号健康威胁!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国民总死亡的85%。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抓住慢性病防控的龙头。静脉血栓也是严重影响国民健康乃至危及生命的重要因素。

血栓形成是指在动脉或者静脉中形成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根源。其中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在腿部和肺部发生血栓,不像心脏病和中风那样被人重视。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住院人数超过50万。在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超过艾滋病、乳腺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和。在中国,静脉血栓形势可能同样严峻,但流行病学数据的缺乏掩盖了血栓性疾病的广泛影响。

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可达4∶1。在一组内科尸体解剖资料中,静脉血栓占40%~60%,但只有11%~15%为临床诊断。微血栓在尸解中相当多见,可达37.6%,多见于肺、肝、肾及脑部。静脉血栓可发生在下肢、肝脏、盆腔、阴道旁等部位的静脉中,但以下肢多见。

总之,太少的人了解这些血栓和它们威及生命的后果,许多医生未能尽早诊断以便对其进行正确的预防或者治疗。所以,太多的人死于这个可预防的疾病。

静脉血栓是怎么行成的

血液在静脉血管里流动,就像水在河道里流动。河道有泥沙,血液有血细胞;河道有大坝拦截,血液也有瓣膜控制开关。如果河道里的泥沙俱下、集结成团,那么河里的水就会四处寻找突破口,泛滥成灾。如果血液具有血脂多、凝血因子多等凝血条件,那么血细胞就会堆积,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形成血栓。

换用医学术语说,血栓形成的诱因有缺乏抗凝血酶、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以及长期卧床、大手术后、肥胖等。因此,要远离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静脉血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栓,通常由血流缓慢或淤滞所引起。静脉血栓特点是含有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表现聚集和脱颗粒改变,其数量较少;血栓外观似试管内的全血凝块,颜色暗红,称红色血栓。静脉血栓形成常常引起血管腔闭塞,因而血栓近端以红细胞为主,尾端往往有新的血小板黏附在表面。这种血栓多发生于大静脉,常见的如腘静脉、股静脉、髋静脉,可表现为下肢水肿、疼痛、皮肤颜色改变。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包括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瘀滞。如果住院、手术和久坐不动都会让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太少人知道腿部和肺部血栓的致命后果,太多人死于这样一个可预防的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在腿部形成血栓–肺栓塞(PE)–血栓转移到肺部时–这两种危险的血栓加起来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也就是说,腿部和肺部的血栓会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有些人的身上不会出现一些预警体征或者症状。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风险因素、体征、特定事件或者状况能够引起或者引发血栓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动脉或静脉中形成了血凝块而导致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血栓一旦形成,将会减缓或者阻断正常的血流,甚至脱落移行到其它器官。血栓栓塞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杀手---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均与之密切相关。

血栓栓塞已在世界范围引起高度关注

2012年世界卫生大会(WHA)决定通过一项全球目标,即:到2025年使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25%。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血栓日(WTD)专家委员会及其合作伙伴相信WHA必须直接干预血栓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2015年5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与“世界血栓日(WTD)专家委员会在第68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呼吁世界卫生组织(WHO)加强对血栓栓塞的关注,并将VTE作为特殊致死病因纳入WHO下一个疾病负担的全球性研究。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即静脉内形成了血凝块,简称VTE。在深部的静脉形成血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当静脉内血凝块脱落并随血流移行到肺部,就会形成肺栓塞,简称PE。DVT和PE统称为VTE,是一种风险极高的、潜在的致死原因。

VTE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涵盖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尽管如此仍然相信,即使在信息系统相对发达的美国与欧洲,仍有很多病例未被有效登记。

“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和Ipsos-Reid一项共同研究发现,公众对于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知晓度,远低于其他疾病,例如心衰、脑卒中、高血压、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艾滋病。而且数据显示公众对于VTE的认知程度很低,知道血栓栓塞可以预防的成年人不足50%。

4VTE导致的全球疾病负担

2014年10月9日,“世界血栓日”专家委员会在全球首个“世界血栓日”发布了发表在《血栓与凝血》杂志上.、题为“血栓栓塞---全球疾病负担的主力军”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文章系统回顾了发展中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与VTE有关的疾病负担。来自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南部(阿根廷)的研究显示了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即人群年发病率在千分之0.75-2.69之间,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则增加千分之2-7之间。尽管中国和韩国的整体发病率不高,但由于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总体疾病负担仍不容忽视。

在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患者住院期间与VTE相关的治疗是与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在发达国家则列第二位,超过了医源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关于VTE,数字在说话

  • 每年全球范围VTE的发生接近1000万例

  • 美国每年发生与VTE 相关的死亡100,000-300,000例

  • 欧洲每年发生与VTE相关的死亡544,000

  • 美国和欧洲每年因VTE致死的人数,超过了因艾滋病、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总和

  • 60%的VTE发生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之后,在院内可防可控的致死病因中居于首位

    VTE的危险因素

    VTE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和性别,某些因素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

  • 高风险因素

  • 住院

  • 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髋部、膝部以及肿瘤相关手术

  • 长期制动,包括卧床、长途旅行等

  • 中度风险因素

  • 超过60岁

  • 有血栓家族史

  • 肿瘤,接受化疗

  • 雌激素药物: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等

  • 其它因素

  • 肥胖

  • 妊娠或分娩

  • 吸烟

  • 过量饮酒

    VTE的预警症状和体征

    被称为”沉默杀手“的VTE,发生时往往没有任何征兆。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则提示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或者肺栓塞(PE)。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疼痛,通常从腘窝开始

  • 肢体肿胀,特别是足踝部

  • 肢体红肿

  • 体温升高

  • 肺栓塞(PE)

  • 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

  • 胸痛,深呼吸时可能加重

  • 心率快

  • 轻微意识丧失或晕厥

    VTE的风险评估与预防

    有关的调查研究显示,VTE通常都是可以预防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预防策略,可以使处于风险中的患者避免发生血栓。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VTE的风险评估,可确定其处于怎样的风险状态。评估工具通常是了解患者信息的问卷或量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患病史、用药情况、特殊生活方式等,从而分析判断患者发生下肢或肺部栓塞的潜在风险程度(高风险、中度风险、低风险)。

    如果你在住院治疗期间未曾进行VTE的风险评估,请主动与你的医生进行沟通。

    当患者被判定处于风险状况,就需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

  • 抗凝药物

  • 物理预防。使用抗栓弹力袜、足底静脉泵、间隙充气加压装置等

    同时,应指导患者尽早尽量走动,或做下肢和足部运动。

    住院期间的VTE

    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外伤、手术、治疗、康复等原因,导致了活动量的减少甚至受限,因而大大增加了发生VTE的风险。

    事实上,60%的VTE发生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之后,在院内可防可控的致死病因中居于首位。医护人员需要评估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于院内VTE,数字在说话

  • 60%的VTE发生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之后,在院内可防可控的致死病因中居于首位

  • 英国每年约32,000名住院患者发生VTE

  • 美国每年超过540,000名住院患者发生VTE

  • 澳大利亚每年约30,000名住院患者发生VTE

    手术患者将面临VTE风险的增加

    手术和一些住院期间的治疗被确认会增加VTE的风险,包括:

  • 骨科手术,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手术

  • 外科手术,特别是腹腔手术、盆腔手术、髋部或下肢手术

  • 妇产科手术

  • 泌尿外科手术

  • 神经外科手术

  • 心脏外科手术

  • 外周血管手术

  • 肿瘤化疗

    如果您本人或者家人需要接受上述治疗,请与医生沟通关于VTE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4个“要命”的时刻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就像水在河道里流动。如果血液里的"泥沙"血细胞沉积一处、集结成团,那么,血液的河道就会堵塞,河里的"水"也会无路可去、泛滥成灾。

    血栓包括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其中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比例约为4:1。不难想象,血液流速缓慢、血液粘稠、血脂高等因素,都易导致血液处在"高凝状态",血细胞堆积进而诱发血栓形成。而下面几种情况,是最容易遭到血栓"偷袭"的危险时刻。

    术后长时间卧床的人要格外注意。由于身体不能及时活动,血流变得缓慢,血栓也悄悄"滋生"。资料显示,长时间住院会导致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出现腿部静脉血栓;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或者癌症手术患者的危险性更高。

    长途旅行也是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坐飞机、乘火车、长途汽车时,双腿被限制狭小的小空间里,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人们又普遍喝水少、不爱走动,下肢血液流通不畅,易形成凝块。如果血栓脱落,堵住重要血管,极易诱发"经济舱综合征"。

    打麻将、玩扑克到兴头上,很多人恋恋不舍,通宵"奋战"。此时,本来身体就处在疲劳状况,得不到正常运转和休息,加上久坐不动、废寝忘食,粘稠的血液无法及时稀释,血液里的"垃圾"也不能及时清除,极容易被血栓"盯"上。

    电脑、电视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快乐,也让很多人沦为"沙发土豆"、"屏幕脸"。有研究表明,年龄在40~79岁之间、每天看电视超过5个小时的男女,由血栓引起致命肺血管阻塞症的可能性是平均每天只看2.5个小时电视的人的两倍。

    "动"是血栓的天敌

    血栓并非是老年人、"老病号"的专利,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人身上,其中,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肺栓塞。一旦发生,往往非常凶险,严重者可在1~2个小时内死亡,医生几乎没有抢救的时间。即使渡过危险期,患者依然存在致死性肺栓塞的复发风险。

    数据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便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但是,血栓也有天生的弱点,那就是--喜"静"怕"动"。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静脉血栓是可以被预防的。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生活中要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娱乐要有度,避免熬夜打牌、沉迷网络游戏等;办公室一族、长途旅行者要注意"伸伸胳膊踢踢腿",每2~3个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深静脉血栓的高风险患者,医院则有必要建立并实施预防性监测和治疗。

    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或者呼吸困难、胸闷等疑似栓塞的症状时,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好了,已经说得很多了,如果有需要,请及时到交大一附院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专家会为你做更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午

    田红燕

    田红燕

    刘亚民

    刘亚民

    下午

    张军波

    刘亚民


    联系方式:

    住院总医生:18991232137

    门诊护士站:029-85324123

    病区护士站:029-85324045

    上一条:要让宝宝春季安,四个疾病早知道

    下一条:慢阻肺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

    关闭

    Copyright(c)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