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渭水之泮,由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主办,心血管外科承办的“2022微创中国行暨微创心脏外科研讨会”于2022年9月17日在西安召开。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上海德达医院院长孙立忠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永兵教授、宁夏人民医院李有金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王圣教授、广州南部战区总医院张卫达教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陈雷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崔勇教授、西安市中心医院徐涛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张金洲教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武小刚教授、我院郑建杰教授、王海晨教授等全国各地的近40位学术大咖莅临此次盛会,共同探讨微创心脏外科的热点及难点问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饕餮盛宴!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以经验分享、案例交流、手术直播演示三大形式展开。截至会议结束,直播间点击量达15800人次。

会议由心血管外科闫炀主任主持。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心外科专家在微创领域内取得了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我院心血管外科微创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相继开展全国首例微创主动脉根部替换+二尖瓣成形术、西北首例经心尖小切口“TMVR+TAVR”术、多入路介入瓣中瓣等高难度多病种复合性心脏微创手术,将“安全、微创、快康复”的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中。据国家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CMICS)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院心血管外科年体外循环下微创双瓣手术量居全国第二,微创主动脉瓣手术量居全国第五,微创瓣膜手术量居全国前十。本次会议借助微创中国行这个平台展开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希望能够助力微创事业的发展,培养新生力量,为微创心脏外科的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指方向、谋共识、筑信心。
孙立忠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西安微创心脏外科研讨会已走过四年,每一届会议都有丰硕的成果。本次会议受疫情影响,部分专家仅能利用线上平台参会,虽然交流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微创中国行这个学术交流平台的初心和目标从未改变,期待交大一附院心外科继续努力,坚持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打造一个高端学术论坛,推动微创心脏外科事业单发展。




微创心脏手术技巧探讨与经验分享
主持人:孙立忠、吴锡阶、刘金平、许建屏、王欣、王海晨、李亚雄、迟立群、张卫达、闫炀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腔镜中心和超声医学科的配合下,李静教授详细介绍了心脏微创手术切口的选择及专业器械的应用,采用右胸第2肋间和第3肋间小切口的入路方式分别演示了“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微创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切口仅4~5cm。李勇新教授演示“微创Bentall术”和“微创多瓣膜置换术”。由于患者胸膜粘连严重,心脏表面纤维素大量沉积,使本就复杂的手术更加难上加难,每一步都必须细致精准,对术者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凭借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精湛的手术技巧,李教授成功完成高难度微创“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完美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微创心脏手术演示,全面地展示了微创心脏外科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的操作技术和先进理念,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




汇经验,广分享
在理论授课环节,我院周和平教授就《胸骨上段小切口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进行汇报,姜益教授分享了题为《双门重开获新生》《低EF值ECMO辅助下TAVR一例》的病例分享,师桃教授就《不可忽视的右心》进行汇报。三位教授全方位、多视角的分享了临床经验,全面展示了微创心脏外科的前沿技术、高精设备以及先进理念。




时间飞逝,会议在丰富又紧凑的学术交流中圆满落幕。孙立忠教授在闭幕致辞中对本次大会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本次大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学术氛围浓厚,搭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平台。收获满满的同时,更多的是意犹未尽。微创是心血管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新的目标、新的机遇面前,各位专家要携起手来,开拓创新,共同推动国内微创心脏外科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