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每年除了总结工作学习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之外,总会反思我作为一名护士长在对护士的关爱方面有什么不足。近日我也在一个朋友的QQ空间看了两篇文章“被关爱的护士才会更关爱病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它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李加宁的文章,使我很受启示。
她是1998年走上护理部主任岗位的,作为护理部每年都要面向护士长开展“管理困难和问题的调查”,每次总有护士长提出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为此,她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护理管理者倾注了很多精力,花费了很多心血,制订了一系列护理管理制度,想方设法把护理工作搞好,有时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在我们严格落实制度等管理的同时,却忽视了人性化管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只靠严格管理,而是探索实行一种刚柔并举的人文管理方式。
我们在制定某项规定时经常反问自己:如果我是护士是否能做到这些?遇到护士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思考管理制度是否到位,是否可操作,从而使管理规范和标准更加贴近临床护理的实际,让各项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为什么认真的护士也出差错?
遇到护理工作问题时,不要只责备护士,而是首先从管理系统上,从管理者自身找问题和原因。一次,我查房发现几天前这个科有20多位病人输液滴壶入静脉的药品,怎么今天治疗车上没有一瓶药品?结果是这位护士将两种输液滴壶入静脉的药品,混放在自己工作服的一个口袋里。要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因为药品必须经过俩人查对,而且特定的药品一定要对应相应的液体,否则容易发生用错药或药物输液反应。当我问其原因时,这位护士一个劲地说,我错了。我回到办公室,思考这位平时工作挺认真的护士为什么不按规范工作?我没有简单地采取对她进行处罚的方法处理这件事。经再次追问,原来问题出在治疗车上。这位护士告诉我,由于放液体和药品的车台面地方太小,当天有近30名病人的液体,还要放消毒药、治疗本等,无处放下滴壶入静脉的药品,只好把部分药品放在自己工作服的口袋里。为此,我们对治疗车重新进行了规范,腾出一个抽屉专门放置病人的输液滴壶入静脉的药品,适当增加了药品摆放空间。
护士渴望关爱
护士在给予病人文关怀时,更渴望被关心、被尊重、被关怀的感觉。我们逐渐感悟到只有护士得到关怀,她才会更关怀病人。 我们在关注护士需求时,按不同需求层次分别对待,对于自我实现需求层次高的护士给予正确的引导。我们科有位护士总是充满激情地工作,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很快掌握了PICC技术。病人对她反映也很好,去年年终考核评,她被评为优秀护士;科里给了奖励。今年她业余时间自觉学习,进一步掌握了超声下PICC技术,使我科的PICC置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也利用各种机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她的工作热情更高了。我认为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在要求护士工作的同时,更应该关怀她们的生活及情感。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但在业余时间应该与她们打成一片。多年来,我在工作时间以外经常愿意跟她们一起吃吃饭、看看电影,我的护士们经常亲切地称呼我为家长。她们的工作也得到广大患者的赞扬。
请会对我们护士微笑。
当我们出于“以病人为中心”要求护士对每一位病人笑脸相迎时,不知是否有人想到,请会对我们的护士微笑?大家都知道,护士的压力特别大,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们就应该奔波于每个病房,对每位病人嘘寒问暖,不仅要维护好病人的身体还要随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抚慰。不管她们的心里多么难受,也要微笑面对每一位病人,另一方面,每一项护理工作都直观地展现在病人及家属面前。稍有疏忽,就会招来病人的埋怨,家属的指责。可是谁又会想到多数护士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我们应该通过尊重,关爱护士的具体行动,激发起她们对护理岗位的热爱,进而转化为对病人的关爱。今年十月以来我倡导了每天早晨大家见面后互相问早,彼此给一个微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做领导的应该知道我们护士在想什么?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不仅有衣食住行方面的追求,还有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比较而言,医生更容易得到病人和社会的认可,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其价值,而护士不是这样,我们所希望他们也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获得成就感。
“我想做的更好一点,再次得到您的表扬”
有一段时间,一位护士多次受到病人表扬,引起我的注意。一次闲聊时,护士突然对我说“护士长,您表扬过我,我想做得更好一点,再次得到您的表扬。”多么朴实的愿望!你一句肯定的话语,可能就是她努力不懈的情感支持。其实每个护士都想把事情做好,你要真心的欣赏她们。“每天,我都被我们可爱的护士身上的优点所打动。”
作为护理管理者我们不可能直接照顾病人,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为护士提供做好工作所需的工具和方法,换句话说,就是管理者要为护士服务,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她们能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照顾好病人。我们要尽力去了解护士的困难和需求,在可能的范围和情况下尽量帮助解决,帮助她们设计职业生涯,关爱她们的发展。从而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使护士由“领导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文章作者:肿瘤外科 郭萍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