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应邀与咸阳某医院就一位22岁重型出血热患者病情进行远程多学科联合会诊。东院区执行院长邹余粮教授、感染科樊万虎教授、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王雪教授、肾脏血液内科刘华副教授共同参加会诊。会诊由东院区业务发展部刘庆部长主持。



患者小杨(化名)是西安某高校在校研究生,12月11日,小杨因发热、头痛、肠胃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由于出血热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入院后,小杨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普通“病毒性感冒”相类似,但在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后,始终未见好转,病情反而逐渐加重。再次检查后,医生发现小杨血小板明显降低,肾功也出现异常,出血热抗体阳性,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年轻的生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由于出血热病情进展迅速,让小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好的救治,是家属、医院、学校共同的心愿。17日下午,东院区多学科出血热救治专家团队早早等候在远程会诊中心,与患者主管医生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了MDT讨论。在认真聆听了病情汇报后,专家团队指导对方医务人员完善相关检查,调整了抗生素治疗方案。经专家团队评估,后续患者将转至东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治疗。
据悉,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冬季高发,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严重急性传染病,重型病例可出现心衰、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是出血热发病的大高峰期,陕西是出血热的传统重灾区,今年秋季雨水增多造成鼠类活动频繁,因此出血热更为高发。出血热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工作或生活环境中有鼠类活动的人群感染发病风险更高,学校由于通常远离市区,也成为防范出血热的重点场所。由于出血热早期症状与感冒、肠胃不适极为相似,且有一定潜伏期,因此早期容易漏诊、误诊,需要格外引起注意。
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阎良)作为陕西省出血热定点收治医院,从10月1日至12月17日12点,已接诊出血热患者76人,年龄最小10岁,最大83岁。在院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东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肾脏血液内科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救治工作。在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救治中,ICU使用呼吸机、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机、ECMO(人工心肺)三机联动,以“顶配”为患者脏器功能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展现了东院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