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如何加速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汇聚交叉学科资源?如何在前沿基础理论、“卡脖子”技术和原创核心技术领域加快探索,让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应用于临床?
近日,在健康报社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北京市、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第九届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上,卫生健康行业的管理者和学者围绕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健康中国建设,畅谈了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让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有机融合
近日出台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毛群安在会上对文件进行了解读。他介绍,制定这一规划的背景有两个关键词——“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我国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的融合发展,要求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
据悉,《规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规划》还明确了8个优先行动: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健康中国建设(行动)支撑行动,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应对行动,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数据安全能力提升行动。
“数字建设也是我国目前的重大战略任务,其中一个重点是提高数字政府的建设水平,加强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卫生健康领域数据开放也被列为重点领域,特别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应用,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毛群安介绍,“正在研究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数据进行分级、分类,把一些核心数据目录确定下来,对不同等级数据采取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同时,要对全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建立预警机制,组织开展全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演练,并重点培训复合型人才,为信息化安全奠定基础。”
医工结合是科技创新的增长点
如何让科技创新为临床医疗工作提质增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介绍,该院建立了两大独具特色的科研创新体系,通过强化这两大体系的建设,医院产出了一大批技术、药物、器械设备等创新成果,将高质量创新成果应用于临床,在惠及患者的同时,提升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
樊嘉介绍,一个体系是“夯基垒台”,包括学科布局、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在学科布局方面,医院以心血管疾病诊疗为龙头,带动相关学科领域的疾病研究,如对大脑、主动脉病变、颈动脉疾病、风湿免疫疾病等开展研究。同时,医院以肝癌诊疗为中心,建立肿瘤学科群,其他肿瘤的研究都能够参考肝癌的模式来探索。“通过这两个学科群,在创新技术、优化方案的同时,推进人才培养。此外,优化临床研究的信息和支撑平台,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都能发挥重大作用。”他说。
另一个体系是“立柱架梁”,包含新技术培养管理体系、临床研究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医工结合体系。“就新技术培养管理体系而言,分四个阶段:第一步是项目挖掘,在临床诊疗、各项检查当中尝试挖掘新的技术灵感;第二步是培训指导,如对项目申报和相关政策等的培训;第三步是评估推广,设立临床新技术应用推广机构,配合设备、仪器的创新研究;第四步,跟踪评价及综合评价医生资质等。同时,医院还专门成立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等,对新技术进行培育和评审。近年来,已有375项医疗和护理新技术获得认证。”樊嘉强调,推进医工结合也是重要工作,为此,医院设立9个省部级的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做到发现问题就进行探索,与企业合作攻关,逐渐形成产品,再进行实验验证,最后优化完善,形成产品。
“目前,医工结合的创新科研模式在人工智能诊断、手术机器人、3D打印、大数据等领域取得快速进展。但是,在实施层面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交叉人才培养难、成果转化转移难、形成交叉文化难、建立深入融合难等。”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说。
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动了医工交叉相关的探索,西安交通大学在构建一流学科建设中也强调医科交叉。“近年来,在医工交叉方面,项目涵盖领域越来越广泛,也不断取得新成果。医院自主研发的ECMO已经应用到临床;磁外科系列装备研发技术能力处于世界前列;医院创新开发的蓝激光手术设备因其费用低、出血少、易操作等特点,有望改变前列腺增生的诊疗模式……”吕毅介绍,西安交通大学正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和整合全校资源,积极开展基础与临床结合、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信结合、医文结合、医管结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队伍。
“交叉融合和科技创新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理、工、信、管、医’大交叉、深融合,这也是未来医学技术创新的增长点。”吕毅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切口”,也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环境”。
让健康生活方式更便捷可及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三大要素。”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指出,要借助智能化的生活方式采集系统、数字化的健康服务、智能化的健康解决方案,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数字化干预,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
“现代医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向了治疗与预防并举,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则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最主要的抓手。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原因,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球总死亡原因的70%。其中,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是4种最关键的不良生活方式。”胡盛寿介绍,生活方式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所有慢性疾病的生活方式病因,基于循证证据,从营养、体力活动、压力管理、社会支持、环境暴露等方面,通过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综合性生活方式医学干预,以达到预防、治疗、康复的目的。
基于此理念,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建立了国内首个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目的是搭建国家级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学术支撑平台,探索远程居家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管理模式体系,打造国家级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平台,以及生活方式干预技术培训体系,探索建立中国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医学技术和能力支撑体系。
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底,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多家政府部门启动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活动,旨在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更好衔接。在大会的圆桌讨论环节,业界人士也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与卫生教育处副处长樊泽民介绍,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正在进行,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建设,以形成应急教育工作合力,进一步深化推动学校急救工作向纵深发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应急救护和生命教育部副部长曲永吉介绍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应急救护业务以及在信息技术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就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进行了经验分享。百度地图内容生态部高级经理韩秀峰分享了百度地图在应急救助智能化方面所做的积极创新和探索。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李建强分享了溧阳市在推动群众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三大举措。浙江省衢州市卫生健康委急救中心副主任龚慧飞分享了衢州市域一体化智慧急救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衢州市院前医疗急救数字化改革工作。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李祥新就郑州市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全面发展中的举措和下一步规划进行了分享。
健康报社有关负责人表示,健康报社正在探索用数字媒体来赋能科普宣传。“我们发挥专业媒体的优势,密切联系专家,把科普文章做实、做细,突出技能操作,让百姓了解知识,也知道该怎么做。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产品等新媒体传播方式,让急救知识更加可及,动员社会更广泛地开展急救相关培训,把科普工作做得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