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引起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原因。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AD患者近1000万,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4000万人!已然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给个人、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022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为发起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为组织单位,携手西北五省痴呆专家于9月17日在百度平台及微信平台开展“区域协同、大咖科普”阿尔茨海默病月公益宣传专场直播。西安交大一附院屈秋民教授主持开场致辞,参与直播的有唐都医院张巍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张毅教授、青海省人民医院朱爱琴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孟新玲教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肖艳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李海宁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王瑾教授。
本次直播内容分为专题讲座,热点话题讨论,现场答疑三环节。首先专题讲座环节,张巍教授就“痴呆的危害有多大?怎么预防?专题从痴呆的流行病学、危害、 预防进行详细介绍;接下来张毅教授及朱爱琴教授分别精彩的讲解了“记忆力下降是否就是痴呆,如何早期识别痴呆?”“得了痴呆如何治疗,怎么办?”。
接下来,专家们针对目前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关心的热点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孟新玲教授就“如何评定目前痴呆药物的疗效”的话题,介绍了目前药物治疗的分类,及评估疗效的方法,强调要注重药物的安全性。肖艳教授就“除了服药之外,还有那些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痴呆?效果如何?”的话题提出留住脑功能,进行认知训练的重要性;王瑾教授讨论了“将老人送到照料机构,您怎么看?”这一话题,指出每个人根据家庭经济及老人个人意愿等,因人而异,如果能够送到集中的、专业的、安全的照料管理机构,相对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李海宁教授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详细的介绍了 “如何很好地照顾老人”。

第三部分问答环节,患者及家属现场积极提问,专家团挑选六个普遍性问题分别回答。最后,屈秋民教授介绍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地图”公益行动,希望通过该地图让更多患者能够找到专业的场所、专业的医生、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并宣布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五省)阿尔茨海默病公益防治地图正式启动。希望未来随着更多机构及医生的加入,地图的推广和应用,帮助广大AD患者和家属找到诊治的可信赖的机构,携手共同推动我国AD防治事业的发展。
本次活动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百度平台在线观看人数5.5万人,微信平台观看人数1400人,为更多痴呆患者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照护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