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化
和谐的大家庭
发布时间:2013-08-08   文章来源:普通外科   责任编辑:  (点击: )
  转眼间,从卫校毕业踏进一附院普外科十一病区工作20年已过去了。20年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感受着周围的人与事,许多的人、许多的事感动着我,也教育着我,让我对工作的认识从浅到深,并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充满了希望与挑战。
  普通外科(11病区)的人文精神让我敬佩,20年来始终坚持着优良传统,那就是无论德高望重的教授还是年青的住院医生,每个周六周日都会自觉的到病房来查看病人,许延发、王荣、车向明教授,祁光裕、王春荣、盛薇、王康、刘浩、孙学军、王红军、陈进才、贾宗良、王曙逢、禄韶英、霍雄伟医生等等。不止一个医生对我说过:每天只有亲自看过自己的病人才能安心的做其它的事,病人的病情牵动着医生的心,当病人病情不稳定的日子里,医生吃饭都不香。他们认真、敬业,对病人耐心可亲的态度感染着我、影响着我。让我从一个毛躁的小姑娘逐渐变成对病人充满爱心与耐心的护士,也把这种品质传给年轻护士。
  我们科是院里数得上的几个病人多、急诊多的繁忙病区,加班延点是常事。我们的护士们却在这样的科室里锻炼的精明强干,大家工作、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年资高的老师除了毫不吝惜的将技术传给年轻护士外,还关心爱护年轻护士。我们的7—3班必须是早上7点到岗,要做全病区的晨间护理,这个班又累又辛苦,50多岁的刘均芳老师主动对我说:你就给我排7—3班吧,我孩子都上班了,家里没负担,她们早上要管孩子,尽量让她们少上,让我多上。年轻护士张红梅、刘小利、赵阳也主动要求承担起7—3班的工作。在完成每个月的培训计划时,因为工作忙护士少,培训任务只能利用午休或下午下班后的业余时间,且无报酬,张素青、石彩娟、韩雪莲、张丹心、廖春艳、金鲜珍、刘雅却抢着为年轻护士辅导操作。但年轻的护士在工作中也不甘示弱,她们在家中虽然都是娇生惯养的宝贝,在科室却样样能拿的起放的下的岗位能手,并且一切以工作为重,记得一天中午1点多,一个电话让我赶到了病房,有几个病人家属在大声的呵斥我们的一位刚工作三四年的护士,而我们的护士脸上挂着泪珠,却在认真的查对着刚送来的药品,我首先安慰了她几句,然后把家属带到一边处理问题。问题搞清了,是病人儿女间为老人出院后的安身问题发生了冲突把气撒到了护士头上,经过处理,家属向我们表示道歉。问题解决完了,我问我年轻的同事,你能上班吗?要不要我暂时调个人。她说:乔老师,不必了,只要病人没事就行了,病人在重病室听到了他们的争吵一直说心慌,心率也快,我很担心才叫你来,现在没事就好了。这么年轻的护士却有这样的素质,真是让我非常感动。
普通外科的护士共同特点是能吃苦,从集体利益出发,不计个人得失,记得我们科开展小肠移植时,马华正在休产假,孩子刚刚三个月,护士实在不够,万般无奈之下给马华打了电话,她马上表示:没关系,孩子可以放在老家,我是科室的人,理应为科室出自己的一份力。我硬是坚持让她过了百天来上班。梁秀英、贺莲英、李敏都与家人商量好,孩子暂时由家人照料,一心扑在工作上。
  总之,我们的科室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在这里心往一处热,劲往一处使,一起进步,连休假都怕影响科室工作,不时打电话问我病人多吗?班能不能倒开。现96%的护士已获本科学历或已在读本科。我常为身边的这些事感动着,也鞭策我更加努力。普通外科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科室,我为在普通外科工作而感到自豪!
 
 
普通外科 :乔莉娜

上一条:2007年度临床护理表彰大会先进集体代表发言稿

下一条:护理部举行临床护士“一对一”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比赛

关闭

科室网站

关注我们

Copyright(c)201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