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我院参加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一行8人,圆满完成了援外医疗任务,和其他队友一道载誉归国,在机场受到党委书记马辛格,组织部、工会、人力资源部等行政职能部门及派出队员的新生儿科、康复医学科、影像科、中医科、胸外科、国资科的负责人、同事及亲朋好友的热烈迎接和温馨祝福。
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成立于2018年年初,共计42人,由我院牵头组队,在医疗工作人员紧缺的状况下,我院共派出包括专职队长在内8名人员,经过半年的岗前培训和精心准备后,于去年10月21日到达苏丹,开始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回顾这一年,每位队员真正展现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疗队精神,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所有队员以各项制度为纲,团结协作,克服了生活、工作上的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有3人获得医疗队“优秀队员”称号,多次被国内外媒体采访和报道。
作为援苏丹医疗队的第一任女队长,郭永队长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不但要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日常任务,更要带动全体队员,时刻认识到肩上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确保援外医疗工作有序顺利的进行。一年来,医疗队员们以过硬的技术,用热情、智慧、努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患者和同行的信任和尊重,受到大使馆和中资公司同胞的广泛赞誉,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郭永队长众望所归,被大家评选为医疗队先进人员。
我院新生儿科支部书记李小权同志担任了医疗队党支部书记并兼任阿布欧舍医院驻地负责人。这个医疗点是三个驻地中医疗工作最繁重的地方。在完成管理规划工作的同时,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他对苏丹患儿倾注了一腔热忱,时刻践行了一名资深共产党员的使命,在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为了抢救一名呼吸道分泌物堵塞的患儿,争分夺秒,口对口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使患儿转危为安,被健康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苏丹第一吻”的声誉广泛流传,为祖国、为医院争得了荣誉。
我院其他的援外医疗队员也都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各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国资办工程师王惟,除完成首都驻地医疗和生活设备的维修保障,多次奔走其他驻地,其中最远驻地距首都550公里,为队员维修空调、洗衣机等生活设备,“我最年轻,我不累”成为他的工作名言。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崔延超从事针灸工作,中医科主治医师蔡云和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侯海涛负责理疗工作,他们三人工作的场所由于空调年久失修,加之患者数量众多,异常炎热,但他们毫无怨言,挥汗如雨地完成了一年的医疗任务。蔡云同志同时兼任医疗队会计工作,由于与国内有6小时时差,经常需要在凌晨三四点时才能与国内沟通工作,一年来从未出现账目的差错,受到医疗队员好评。侯海涛同志是驻地生活物资仓库管理员,从物资采购到发放,工作都一丝不苟,未出现一次物资发放差错。崔延超同志还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到大使馆进行义诊及健康讲座,受到了大使馆馆员的一致好评。影像科主治医师郭晨光,通过努力学习,以最快的速度使自己获得了以英文完成阅片书写报告的能力,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以外,经常在非工作时间被召唤完成急诊阅片报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晓军,其手术量是医疗队的“第一梯队”,在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美化驻地环境,栽花种树,利用自己擅长烹饪的特长,在自己主厨的时间为队员们做出特色美食,得到队员们的首肯。
苏丹天气炎热,蚊虫肆虐,医疗队生活条件简陋,生活物资奇缺,同时由于苏丹经济不断下滑,各地示威游行此起彼伏,队员们遭遇苏丹三十年不遇之大变局:军事政变、物价飞涨、游行示威、罢工、道路封堵、通讯网络中断、驻地外枪声四起,连外出购买生活物资都无法实现,自身安全也受到了威胁。正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恶劣条件下,我们交大一附院的队员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我院的优良传统在非洲大地发扬光大,起到了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向祖国、人民和医院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我们的队员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援外生涯在每位队员的人生历练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即将投入医院建设的洪流,用自身的努力继续为医院建设添砖加瓦!